查看原文
其他

一封超赞的致2022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来源:郑州大学亲爱的2022届毕业生:
当前正是广大毕业生同学求职就业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学校会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和岗位、想方设法为大家提供好就业服务。同时也希望广大毕业生同学能够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自身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转变择业观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顺利毕业,及时就业。首先,认清形势,树立信心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一是市场岗位供给减少,政策性拓岗增量有限,而就业需求大幅增加;二是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滞后于社会需求结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房地产、“双减”、互联网反垄断等国家政策调整,毕业生在这些领域的就业状况也受到较大影响。树立就业信心,学会危中寻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极具韧性,政府拥有充足的政策空间稳定经济增长,且各项促就业政策也不断推出。同学们可以留意疫情防控条件下催生的新需求、新职业、新岗位,积极面对、适应线上招聘和求职方式,及时调整自身需求和求职策略,扛起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其次,积极行动,抓住机遇当前正是毕业离校前的求职关键时期,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掌握线上求职技巧,积极精准投递简历,一边做好疫情防护,一边积极就业。一是积极参与学校“5153”促就业线上招聘系列专项行动。学校已经于4月1日启动了2022届毕业生“5153”(截止8月31日,历时5个月,153天)促就业线上招聘系列专项活动。该专项活动主要由“职入500强”高质量就业线上专场宣讲会、“架桥360行”稳就业行业专场线上双选会和“人人有岗上”促就业平台联招双选会等招聘版块组成。学校通过邀请世界500强企业进行空中宣讲招聘,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就业渠道;举办行业类专场线上双选会实现与各学科专业毕业生的精准匹配;与24365、智联招聘等招聘平台联合招聘实现毕业生人人有岗,保障岗位供给。二是高度关注优质就业平台,拓展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同学们要精心准备好自己的简历,掌握线上求职技巧;密切关注教育部“24365”平台、学校及学院发布的各类就业信息;根据个人就业意向,关注行业性、区域性就业信息平台和渠道。三是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各省、各地市均出台了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的“大礼包”。希望大家认真关注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普通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普通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政策及各地市为引进人才制定的地方性政策等。大家要善于运用政策优势,通过优质就业平台筛选捕捉符合自己意向的就业信息,利用好线上招聘平台,尽快实现就业。最后,理性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要不要二次考研?统计显示:二次考研只有不足20%的毕业生能够成功。要不要“二次考研”?首先考虑三个要素:一对科研很感兴趣,很适合做科研;二基本功很扎实,第一次考研过线甚至参加了复试;很有毅力、能持之以恒;三具备离开校园也能坚持按步骤备考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三者皆备,那么可以一试。建议关注学校的“科研助理”相关政策。如果需要再思考一下,建议不要再犹豫,抓紧时间锚定招聘岗位投递简历;多数人才优惠政策都是针对应届生的,且招聘时间有限。二是公考悬而未决怎么办?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报录比高达68:1,河南省公务员报录比为 75:1。原本每年3月就该进行的各地“省考”出现了部分推迟,一些全身心准备考公的毕业生的就业也因此悬而未决,感到“就业焦虑”。怎么办?建议处理原则是:如果有offer,就尽快签约保底;如果有意向单位,就尽快达成一致,实现签约;如果无offer、无意向,就尽快落实。公考成功后可以协商解约,公考出现意外也可以避免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三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建议“先就业再择业”,绝不意味着仓促就业、随便就业,而是根据客观现实,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在初涉社会阶段,毕业生最需要的还是个体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这会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事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有效填补现实职业与理想职业的鸿沟,在实践中明晰职业发展路径,逐步实现“就业、跨越、理想职业”之间的三级跳。再者,求新、逐梦、过渡性选择,灵活就业有什么优势?从2019年开始,“灵活就业”已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且关注度不断提升。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超过16%。灵活就业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展,包括但不限于如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翻译、直播、家教、摄影师、设计师、自媒体从业者等。灵活就业追求“为自我实现而工作”,看重工作的自由度和舒适度,逐渐从保守观念中的“不务正业者”转变为令人羡慕的“不受束缚者”。作为求新、逐梦、过渡性选择,同学们可做参考。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希望广大2022届毕业生勇敢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不断适应线上求职,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抓住行业和新兴产业招聘机遇,尽早顺利就业。衷心祝愿每一位毕业生乘风破浪,不负韶华,早日实现个人梦想。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2022年5月11日

江西财经大学拟增设目录外二级学科“数据法学”公示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指南》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第七届“法治中国与经济发展”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公告

重磅!长沙房屋用作租赁,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计算!

新疆关于对2022年自治区学士学位授权审核结果的公示

吉林大学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国际法专业合作办学项目自评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手!

2022中国高贡献学者榜单发布!

武汉大学法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综合考核成绩及拟录取名单公示

2022年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中国法学会所属事业单位2022年度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拟聘用人员公示

北京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正式成立,180人

北京政府法制研究会第二届专家讲师团名单

暨南大学关于公布各学院博士生复试方案的通知

第二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仲裁庭)大赛(2022年)

南京医科大学2022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一)及补充报名
暨南大学、遵义医科大学、东北石油大学2022年博士招生最新通知!
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及复试名单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
北京电影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
天津体育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沈阳大学2022年博士招生最新通知!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补充通知及复试通知
云南中医药大学、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招生最新通知!

第三届“一裁杯”中国仲裁征文评选获奖名单

147所双一流高校博士毕业发表学术成果要求汇总(上)

2022年《法律适用》第5期要目

《深圳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法学论文要目

《证据科学传承、创新与发展》暨教育部证据科学虚拟教研室建设研讨会议程&参会方式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目录

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2022年年会预通知

《河北法学》2022年第6期要目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超年轻!“95后”大学教授,越来越多

严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雏鹰扶持计划”子基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含高校目录

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政法大学关于启动2022级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第一批次学习方向选择工作的通知

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关于选任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听证员的公告,50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